手册6-9
建池时留出一定面积的浅水区,供小龙虾蜕壳。二是放养密度合理,以免因密度过大而造成相互残杀。三是放养规格尽量一致。四是每次蜕壳来临前,要投含有钙质和蜕壳素的配合饲料,力求同步蜕壳。五是蜕壳期间,需保持水位稳定,一般不需换水,可以临时提供一些水花生、水浮莲等作为蜕壳场所,并保持安静。
第二章 虾病防治篇
第一节 病毒性虾病的防治
已经有大量的研究结果证明,包括小龙虾在内的各种淡水蟹虾体内存在多种病毒,部分病毒是可以导致包括小龙虾在内的水生动物大量死亡的致病性病毒。到目前为止,除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外。还没有发现由病毒导致的野生或者人工养殖小龙虾疾病的大范围流行或者引起大量死亡的报道。不过,完成任务的实验性研究结果已经证明部分种类的病毒对小龙虾是具有高致病性的,其中就包括已经引起了世界范围内对虾养殖业巨大损失的WSSV。有人通过对小龙虾鉰喂有WSSV病毒感染的对虾组织,证明了可以将对虾WSSV病传染给小龙虾,并且导致小龙虾患病毒病死亡,死亡率甚至可以高达90%以上。因此,用未经蒸煮消毒过的甲壳类(包括淡水蟹虾)肌肉和内脏喂养小龙虾,存在传播病毒病的危险,是不可取的。
淡水蟹虾的病毒性疾病主要是水平传播,经口感染,即由病虾排出的粪便带有病毒,污染了水体或饵料再由健康的虾吞入后感染,或健康虾吞食了病、死的虾而受感染,这已为各种实验所证实。但也不能排除有垂直感染(病原体从宿主的亲代感染到宿主的子代)的可能性,虽然从亲虾和虾苗上都可检出此种病毒,但还不能证实就是垂直感染,也可能是亲虾排出的粪便污染了水体后传染给虾苗。
因此,对人工养殖的淡水蟹虾要更注意对病症的预防,下面介绍一些对预防人工养殖小龙虾的疾病很重要的基础防疫措施。
1注重控制放养密度:放养种虾数量过多,饲养密度过大,管理措施不当,养殖水体环境恶化,导致人工养殖的小龙虾自身抗病力下降,是暴发性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而改变养殖方式,注重改善饲养环境,增强养殖小龙虾自身的免疫力,是避免疾病发生的根本途经。
2种虾严格检疫:亲虾和虾苗体内发现含该种病毒的比例很高,带有病毒的亲虾产出的卵及其培育的幼体也很可能被污染,因此必须选择健康不带该病毒的虾作为亲虾。活虾是否带有该种病毒目前尚无检查方法,只能目检无外观症状、体色正常、健壮活泼者,需要时抽取几尾做病毒检查,选好的亲虾入池前用100毫克/升的福尔马林或10毫克/升的高钙酸钾水溶液浸洗5分钟:以杀灭体表携带的病原体。受精卵用含氨67%左右的漂白精5毫克/升的水溶液浸洗5分钟:或用经紫外线消毒后的过滤水冲洗5分钟,育苗用水应过滤和消毒,育苗期间切忌温度过高或滥用药物,应经常检查,以现病情后适当用药。
3投喂优质新鲜饲料:小龙虾专用饲料能满足养殖生产需求,另外,及时清除残余饲料,防止因饲料腐败而滋生大量病原生物。根据水质状况,及时采用二氧化氨等消毒剂对养殖小体进行消毒,保持养殖水环境清新,对控制疾病发生是
有益的。
4、及时检测病毒:一旦发现病毒,严格防止池间互相污染,在病毒病流季节应每天到虾池观察,以现小龙虾体色、吃食和活动异常,就应进一步采捕病虾
6
用显微镜检查,诊断或疑为病毒病时,应严禁排水,防止疾病蔓延,确诊后应将虾全池捕起,并彻底消毒池塘。病虾应销毁勿乱丢。
5、调节水质:定期泼洒光合细菌等微生态制剂在小龙虾池塘中,不仅对养殖水质具有净化作用,而且能调节养殖小龙虾体内微生态结构,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发生的目的。此外,虾池加入含有光合和芽孢杆菌的微生物活菌制剂,能在很短时间内形成有益细菌占优势的养殖环境。在小龙虾虾苗开口吃饲料前一周,在池内加入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的基础上,同时应加入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和酵母菌,其原因为小龙虾虾苗开口吃饲料后,残留的饲料和排泄物不断累积,水质会有很大变化,底泥开始沉积,而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生长较慢,为了赶上时间差,此类细菌应提前一周投入,这样可以保证池水不会急剧变化。在随后的饲养期间,定期(10-15天左右)不间断地加入以上几种微生物活菌制剂,就能够有效地控制好水质。
6定期投喂免疫增加剂:免疫刺激剂是通过激活水产动物的免疫系统而发挥抗传染病的功能的,如果水产动物的免疫系统已经衰弱至不能激活的状态,免疫刺激剂也就难以发挥其作用了。所以,从改善水产动物的饲养环境、加强营养和饲养管理入手,昼减少抑制小龙虾免疫系统的环境因素,是提高免疫刺激剂使用效果的重要途径。在虾病暴发季节,四宝水产专业养殖合作社的龙虾饲料均添加有一定剂量的免疫增强剂。
第二节 细菌性疾病的防治
一、预防细菌性疾病的4点措施
1、池塘消毒:在放养小龙虾虾苗前,养殖池塘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
2、虾体消毒:放养虾种时用3%-4%R食盐水浴洗10分钟,进行虾体消毒。
3、加强池水水质管理:定期加注新水,调节池水水质。有条件的可定期用生石灰全池泼洒,或定期泼洒光合细菌,消除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氮等有害物质,保持池水老化等问题,在养殖中后期等每个月施用1次光合细菌。
4、保持饲料新鲜;投喂的饲料要新鲜,不投腐败变质的饲料,在配合饲料中可添加光合细菌及免疫剂。
2几种细菌性疾病的治疗
1、黑鳃病
症状:鳃受多种孤菌、真菌大量系列感染变为黑色,引起鳃萎缩、局部霉烂,病虾往往行动迟缓,伏在同岸边不动,最后呼吸困难而死,另外,池塘底质严重污染,池水中有机碎屑较多,这些碎屑随着呼吸附于锶丝,也会使锶呈黑色。影响虾的呼吸,虾体长期缺乏维生素,使虾体正常生理活动受到影响,也会导致小龙虾体质变弱,鳃丝发黑,可引起小龙虾的大量死亡。
防治:放养前彻底用生石灰消毒,经常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保持饲料水体清洁,溶氧充足,水体定期洒一定浓度的生石灰,进行水质调节。经常清除虾池中的殘饵,污物。把患病虾放在每立方体3%-5%的食盐当中浸洗2-3次,每次3-5分钟。把二氧化氢0.3毫克/升浓度全池泼洒消毒,并迅速换水。
2、烂鳃病
症状:由于多种弧菌,真菌在侵入鳃部组织导致鳃丝发黑,局部霉烂,造成鳃丝缺损,排列不整齐,严重时引起病虾死亡,此病一般都发生在水质不清洁,溶氧量低,池底有机质较多的池塘中。
7
防治:经常清除虾池中的残饵,污物,加强池底改良措施,及时注入新水,保持良好的水体环境,保持水体中溶氧在4毫克/升以上,避免水质被污染。
种植水草或放养绿萍等水生植物,彻底换水,使水质变清,变爽,如若不能大量换水,则使用水质改良剂进行水质改良。
用二氧海因0.1毫克/升或溴氨海因0.2毫克/升全池泼洒,隔天再用1次,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按每立方米养殖水体2克漂白粉用量,溶于水中后泼洒,疗效明显。
施用池底改良活化素20-30毫克/(亩.米)+复合芽孢杆菌250克/(亩.米)以改善底质和水质。
3.甲壳溃烂病
症状:虾体在运输过程中碰伤、池底恶化、水质不好、营养不良而导致弧菌等细菌大量繁殖引起该病。病虾甲壳局部出黑褐色溃疡斑点,严重时斑点边缘溃烂,出现较大或较多空洞导致病虾内部感染,有时触须、尾扇、附肢也褐斑或断裂。发病小龙虾活力极差,摄食下降或停食,深浮于水面或匍匐于水边草丛,直到死亡。
防治:加强水质管理,用池底改良活化素结合细菌或复合芽孢杆菌调节水质。
动作轻缓,昼使虾体不受或少受外伤,捕捞、运输和投放虾苗虾种时,不要堆压和损伤虾体。
改善水质条件,精心管理、喂养,实行“四定”投饵,避免残饵污染水质,并提供足量的隐蔽物。
每亩用5-6千克的生石灰全池泼洒。
4.烂尾病
症状:由于小龙虾受伤,相互残食或被几丁质分解细菌感染引起的。病虾尾部有水泡、边缘溃烂、坏死或残缺不全,随着病情的恶化,溃烂由边缘向中间发展、严重感染时,病虾整个尾部溃烂掉落,甚至会导致小龙虾死亡。
防治:运输和投放虾苗种时,不要堆压和损伤虾体。
合理放养,控制放养密度,调控好水源。
饲养期间饲料要投足。投匀,防止虾因饲料不足而相互争食或残杀。
每亩水面用强氯精等消毒剂化水全池泼洒,病情严重的连续两次,中间间隔一次。
5.出血病
症状:由于气单胞菌引起的,病虾体列面满了大小不一的出血斑点,特别是附肢和腹部,肛门红肿,一时染病,很快就会死亡。
防治:发现病虾要及时隔离,并对虾池水体整体消毒,水深1米的池子,用生石灰25-30千克/亩全池泼洒,最好每月泼洒一次。
内服药物用盐酸环丙沙星按1.25-1.5克/千克拌料投喂,连喂5天。
6.烂肢病
症状:能分解几丁质的弧菌侵袭到小龙虾体内,病虾腹部及附肢腐烂,呈铁锈或烧焦状,肛门红肿,摄食量减少甚至拒食,活动迟缓,严重者会死亡。
防治:在捕捞、运输、放养等过程中要小心,不要让虾受伤。
加强水质管理,用池底改良活化光和细菌或复合芽孢杆菌调节水质。放养前用3%-5%盐水浸泡数分钟。
8
水草种植
水草不仅可为虾蟹提供天然饲料,而且能调节水温,提供隐蔽场所,吸引水体中的氧氮、磷和重金属,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净化水质,减少体污染,使养成的虾蟹体色光亮,提高河蟹品质,保证较高的销售价格。池塘栽植水草要多样化,以沉水植物(轮叶黑藻、伊乐藻、苦草等)为主,漂浮植物(水葫芦、空心菜、青萍等)为辅,并有少量挺水植物(水花生、蒿草、芦苇等)。常用4种水草:轮叶黑藻、伊乐藻、苦草和水花生。水草在池塘中要有疏有密,水草覆盖率在虾蟹生长期应保持在60%-70%。
第一章 几种主要水草生状况
第一节 伊乐藻
俗称“吃不败、长青草”、伊乐藻营养丰富,植株鲜嫩,叶片柔软,适应性好,其营养成份高于轮叶藻和苦草,伊乐藻适应力极强,只要水温在5C以上即可生长,发芽早,长势快,选择在秋后或早春进行栽植。在早期其他水草还没有长起来的时候,只有它能够为虾蟹生长、栖息、蜕壳和提供理想场所,该品种生长期长、能再生。冬天亦不会枯萎,但这种草不耐高温,当水温达到30C时,基本停止生长,藻叶发黄,部分植株顶端会发生枯萎,导致臭水,所以可以把它作为过渡性水草进行种植。
第二节 水花生
又名“喜早莲子草,空心苋”原产于巴西,一年生或多年生挺水草本植物,对环境适应能力强,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C,冬季需在温室内越冬,温度不低于10C。水花生在养虾蟹水域中都采取移植的办法,使水面上形成水花生群落,俗称水面“绿岛”虾蟹喜在上面栖息、摄食,根须是虾蟹优质饵料。
第三节 苦草
俗称“扁担草”喜高温,沉水草本,生于水塘及河中,每年3月中旬水温上升到8C以上时,便可播种,缺点是容易遭到破坏,如果不注意保护,破坏十分严重,有些以苦草为主的养殖水体,如果不注意保护,破坏十分严重,有些以苦草为主的养殖水体,在高温期不到一个星期苦草全部被虾蟹夹光,养殖户捞草都来不及,有些捞草不及时的水体,甚至出现水质恶化,有的水体发臭,继而引起虾蟹大量死亡。
第四节 轮叶黑藻
俗称“灯笼薇、竹节草、温丝藻、转转薇”等,广布于池塘、湖泊和水沟中,轮叶黑藻雌雄异体,每年3月下旬水温上升到10C以上时,芽苞开始萌发生长,形成新的植株,轮叶黑藻的特点是喜高温,虾蟹喜食,适合于光照充足的池塘及大水面播种或栽种,轮叶黑藻发球‘假根尖“植物,只有须状不定根,所以虾蟹夹断后能节节生根,生命力极强,因此不会败坏水质。
第二章 几种主要水草的种植与管理
第一节 伊乐藻的种植与管理
一.种植
9